
大悲咒 |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
伽梵达摩(译)
一、本源与定名:观音愿力的声音化现
《大悲咒》全称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》,出自唐代伽梵达摩所译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。其核心为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的根本咒,共八十四句,凝聚“救苦延寿、灭恶除障、满愿自在”等十重内涵。
据载,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初闻此咒,由初地菩萨顿超八地,并立下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之愿,化身千手千眼广度众生。此誓愿撼动十方世界,诸佛放光庆贺,奠定其“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共赞”的殊胜地位。
______
二、核心思想与修行心要:十心为体,慈悲为用
《大悲咒》的“相貌”(本质)被阐释为十种心性修为:
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空观心______
三、宗教实践与持诵法门:仪轨严谨,功德深远
1. 修持仪轨
需净室焚香、花果供佛,摄心静虑后诵持。常规流程为先诵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一遍,再持咒数遍(7、21、48遍为佳)。若条件有限,可简化为三称圣号“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”后持咒。
2. 功德利益
灭罪增福满愿善生临终接引3. 技术要点
______
四、现代意义与精神价值:超越宗教的生命智慧
心理调适生活哲学跨文明对话______
结语:永恒的声音密码
《大悲咒》以梵音为舟筏,承载观世音菩萨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的愿力。其八十四句密咒,既是破障满愿的宗教法门,亦是润泽心灵的智慧甘露。在喧嚣现代社会中,持诵者若能以十心为基,于声韵起伏间体悟“水流不争”的自在,便可达致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所言:“如水润万物而无形,悯众生而无忧”的终极境界。
Duration - 3h 24m.
Author - 伽梵达摩(译).
Narrator - The Voice of Faith.
Published Date - Friday, 10 January 2025.
Copyright - © 2025 Yan Yik Publishing ©.
Location:
United States
Description:
一、本源与定名:观音愿力的声音化现 《大悲咒》全称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》,出自唐代伽梵达摩所译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。其核心为观世音菩萨内证功德的根本咒,共八十四句,凝聚“救苦延寿、灭恶除障、满愿自在”等十重内涵。 据载,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初闻此咒,由初地菩萨顿超八地,并立下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之愿,化身千手千眼广度众生。此誓愿撼动十方世界,诸佛放光庆贺,奠定其“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共赞”的殊胜地位。 ______ 二、核心思想与修行心要:十心为体,慈悲为用 《大悲咒》的“相貌”(本质)被阐释为十种心性修为: 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空观心______ 三、宗教实践与持诵法门:仪轨严谨,功德深远 1. 修持仪轨 需净室焚香、花果供佛,摄心静虑后诵持。常规流程为先诵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一遍,再持咒数遍(7、21、48遍为佳)。若条件有限,可简化为三称圣号“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”后持咒。 2. 功德利益 灭罪增福满愿善生临终接引3. 技术要点 ______ 四、现代意义与精神价值:超越宗教的生命智慧 心理调适生活哲学跨文明对话______ 结语:永恒的声音密码 《大悲咒》以梵音为舟筏,承载观世音菩萨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的愿力。其八十四句密咒,既是破障满愿的宗教法门,亦是润泽心灵的智慧甘露。在喧嚣现代社会中,持诵者若能以十心为基,于声韵起伏间体悟“水流不争”的自在,便可达致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所言:“如水润万物而无形,悯众生而无忧”的终极境界。 Duration - 3h 24m. Author - 伽梵达摩(译). Narrator - The Voice of Faith. Published Date - Friday, 10 January 2025. Copyright - © 2025 Yan Yik Publishing ©.
Language:
Chinese
Opening Credits
Duration:00:02:59
大悲咒 001
Duration:00:49:59
大悲咒 002
Duration:00:49:59
大悲咒 003
Duration:00:49:59
大悲咒 004
Duration:00:48:13
Ending Credits
Duration:00:02:59